台灣PM2.5的主要污染來源來自於交通
台灣PM2.5的主要污染來源,根據環保署資料,交通污染源為36%,即約1/3,大陸的境外輸入為27%,也可以當成約1/3,工業的比例則為25%,即約1/4,自然界則佔了12%。工業源的25%再細分,包括營建、化學、電力、鋼鐵及其他製造業,其中特別是台灣有7萬家餐飲業約佔6.2%。
而外界一直誤解的化學材料製造業只有佔2%、電力業只有佔2.9%,這兩個加起來不到5%,比餐飲業6.2%還來的低,可是卻一直被講成PM2.5的主要污染源,並不合理。
下圖為2013~2017年PM2.5每季的曲線圖,共計5年的長期趨勢。大家可以看到,2013年第1季較高,第2、3季降下來,但是第4季及2014第1季又上升,一直重複,即每年第1季及第4季是高峰,第2、3季是低峰;一年四季運轉的工廠,不可能在第2、3季天氣好的時候停工不生產。那為何第1季及第4季PM2.5會比較高,主要是因為東北季風,也就是境外輸入的影響。
以全台第1、4季及第2、3季分別做比較,紅線為第1、4季,下降斜率較高,每年約下降3.2μg/m3,藍線為第2、3季,也是有下降,但斜率較低,每年僅下降約1.7μg/m3,代表境外輸入有減少,也就是中國大陸空污有在改善,而且改善幅度比我們大。
再來看台北市的空氣品質是最好的,因為台北四面環山,外面的污染進不來,當然裡面的污染也出不去。台北市沒有大型工業,所以最大唯一的污染源就是交通源,也就是汽機車,受境外輸入影響較小,也就是為何台北市空氣品質比較好的原因。
由於政府加強管制及業者配合自主減量, 台灣空氣品質已逐年改善
下表源自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報告,各位可以看出來,PM2.5自2007年起由34.5μg/m3逐漸下降,至2017年只有20.7μg/m3,代表台灣空氣品質確實有在改善。
某些有心人士、團體一直在強調台灣空氣品質不好,是全世界最後一名,但由以下這張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資料及台灣的監測結果來比較,台灣空氣品質在全球排名是第15名,並沒有比其他國家差,更何況有些國家的數據並不準確,台灣絶對不是環保團體講的最後一名,我們不要妄自菲薄。
最近常常有一個話題,說麥寮廠區與農民爭水,由下圖來看,依據經濟部水利署統計,全台灣總水量為922.9億噸/年,其中可供用水量僅為177.3億噸/年。在上述總用水量中,農業用水則高達71.9%,佔7成以上,而工業用水量為16.2億噸/年,僅佔9.1%,其實連1成都不到,外界訛傳工業用水量大,實有誤解。
另外,集集攔河堰逕流量為45.4億噸/年,其中可以供應水量為每年18.9億噸,其中農業北岸用水量7.7億噸/年佔40.7%、與南岸雲林地區農業灌溉用水量9.8億噸/年佔51.8%,合計就高達92.5%,至於工業用水量1億噸/年僅佔5.4%,所以,實際上工業用水並未排擠到農業用水。
有人甚至說,因為工業與民爭水,所以要把集集攔河堰停掉。但大家可以想想看,集集攔河堰如果停掉,影響最大的是誰?最直覺的想法,當然是農業,但是農民會不會有影響?當然不會,因為他們會去抽地下水,最後就是地層下陷,倒楣的還是我們老百姓!
世界國家制定能源政策,主要是考量「穩定供應」和「成本低廉」,也就是大家經常聽到的「基載電力」。世界先進國家如澳洲、美國、英國、法國和德國等,使用燃煤和核能發電的合計比例都超過50%,就是基於燃煤和核能發電是穩定的能源。
對台灣而言,核能、燃煤等發電佔比達58%,都屬於基載電力,而天然氣僅能列中載,因為需存放在零下165度左右,運輸進港危險,儲存昂貴且有限。其餘如太陽能、風力等都無法成為中、基載。
由於燃煤具有低成本、供電穩定的優勢,不能說禁就禁,應該有階段性的規劃,才能讓未來國家能源政策轉型有緩衝、調整的空間。
綠能的太陽能及風力發電受到自然環境的限制,時有時無,不可能做為基載,用它取代核能的政策值得商榷。德國因大量使用綠能,民生用電約10.8元,現在台灣約2.55元,若維持低電價,需由政府補貼,就是會動用到全體納稅人的錢。
以下表來看,不論是太陽能發電或是風力發電的收購電價,台灣都比大陸高,且也比平均電價高出很多,所以差額必須由政府補貼,增加納稅人負擔,也違背使用者付費原則。
目前外界為了要減少空氣污染,因而反對燃煤,連帶產生缺電問題頻傳。其實,以目前燃煤技術,和天然氣發電機組的空污排放量幾乎相同,只有溫室氣體會稍為多一點。
以麥寮燃煤發電廠為例,各項空氣污染物排放均已遠低國家及雲林縣加嚴標準,且如與天然氣發電機組相比,只有硫氧化物(SOx)會稍微偏高,其餘氮氧化物(NOx)及粒狀物(TSP)排放量均較低。
文章出處:台塑企業